阅读记录

《铁血大秦》

第三章 兵器三

《铁血大秦》全本免费阅读

扶苏听得从内心里呻吟了一声:“天啦,秦国的这些老祖宗都是些什么人啊?他们简直已经把**的机器做到了最最完美的地步!最完美的兵器,再加上最勇猛的战士,怪不得六国都会被打得望风而窜呢!忽地扶苏想了起来,问詟道:“那秦**制造得这般复杂,是不是还有防止他国仿造的意图呢?詟得意的点了点头道:“公子所言甚是,我秦**休说是草原蛮夷抢了去,便是关东六国偶尔所得,也是绞尽脑汁而难以复制!

扶苏暗挑大拇指:“高,实在是高。日后和草原蛮夷打仗时,就用秦**射**,保证射得他们哇哇叫,别别跳!

忽地,扶苏发现了一个奇怪的事实道:“工师,为何只看见**,而没有弓呢?詟笑笑道:“我们秦国基本上很少用弓来做战!主要是因为弓的射程太近,而且准确性也比较差!但是一些将领和特殊作战时还是要用到的,不过我们工造却并不生产弓!扶苏挠了挠头,看来弓这玩艺在秦国没有什么市场,干不过**啊!

**弓讲完了,众人继续向前,很来到了制造箭矢的地方。扶苏拿起一个刚刚制成、甚至还有些滚烫的小箭头,仔细打量起来:箭头呈现三棱形状,各个剖面光滑异常,切口也非常锋利,显得寒光闪闪。制造绝对精良。

扶苏有些吃惊道:“工师,这些箭头为何全是三棱形状?詟笑道:“禀公子,相比其它形状的箭头来说,三棱形状在射击时飞行更加平稳,而且在击中敌兵时拥有巨大的穿透力,可以轻易击穿铠甲、侵入人体!这是我国匠师历经无数次试制才确定下来的!

扶苏忽地想了起来:现代的**头不也是三棱形状的吗,秦军对箭头的设计思想竟和现代的**有异曲同工之妙。厉害,太厉害了!现在的扶苏只有吃惊的份了!

于是,兴奋不已的扶苏又捡起了几个小箭头,放在手中打量起来。忽地扶苏感到奇怪,急忙拿起两个箭头将三棱的各个剖面对接在一起,竟然完全合缝。于是,惊喜的扶苏一连拿了十数个箭头相试,结果不仅每个箭头的三个剖面大小、外形完全一致,就是不同的箭矢之间也几乎没有任何差异。扶苏从内心里再次大大地呻吟了一声,脑袋里冒出了三个斗大的字:标准化!

扶苏有些颤抖地问詟道:“这类箭头怎么会大小、形状完全一致?怎么会一点没有误差?詟有些奇怪地道:“这没有什么啊。不仅仅我们这个工造的所有兵器大小都绝对一样,而且所有秦国的兵造制造的兵器大小也是完全一样的!扶苏睁大了眼睛道:“这怎么可

能?”扶苏不敢、也不肯相信!

詟有些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道:“真的公子小人哪敢骗您啊!大秦所有的兵器其大小、形状、重量等等都是有明法归定的。一般来说每一样兵器出现时我大秦都会选择设计最好的一件、以律法的形式将他的大小、形状、重量固定下来

张大着嘴的扶苏现在已经感受不到多少惊讶了今天的惊讶实在太多了秦人连‘标准化兵器生产’这类超级生产技术都给搞了出来还有什么不能达到的呢。

忽地扶苏想了起来问詟道:“可是一般来说一个工匠制造兵器大小可能完全一致但不同的工匠制造的兵器大小也能完全一致?”扶苏有点穷追不舍的味道。但詟显然对其本身职责十分精通平静地点了点头道:“是的公子每种兵器朝廷都有完全一样的模具发下来任何人都要依着照做。而且制造完成时将由各匠房的主管丞(相当于车间主任)来用模具亲自检验如果有不合格的绝对不能出厂工匠也要受罚!如果认为合格了便要工匠、丞、工师三层全都给在上刻名留证号为‘物勒工名’。比如说这个箭头吧公子请看上面刻有(十七年国尉尉缭造工师‘詟’丞‘义’工‘成’)这几个字指的便是:这是由国尉大人监造的审核同意入为库的工师为臣下检验的匠房丞为‘义’直接制造的工匠为‘成’!如果日后军中举报兵器制造不良、出了问题的话我们工造从我至丞、到工匠都可一查到底全部受罚。轻者受鞭、重者处死!绝没有人敢**的所以我大秦的兵器之精绝对甲于天下!”

扶苏现在只有点头的份了有这样严密、先进的兵器工业做后盾秦军要是还打不了胜仗那简直就是一群猪了!

******

紧接着詟带扶苏等人参观了第四个工造:矛戟匠房。

这是专门生产大型兵器如长矛、戟、铍等兵器的地方。扶苏对长矛和戟这样重兵器十分熟悉但对铍不知道是何种兵器。经过仔细观察扶苏发现:铍这种兵器实际上是以一把缩短了的青铜剑安装在长长的木柄上而形成的一种兵器。恍然大悟的扶苏这才猛然醒悟:原来铍是这样的一种兵器啊!怪不得现代有不少考古学者在铍的木柄经过长久岁月腐烂以后、以为铍只是一种青铜短剑呢!

不过好在现在扶苏等人的脑神经已经是

十分的坚强,所以见到寒光闪闪、锋利异常的各式矛、戟、铍等兵器时已经没有任何惊异之处了。虽然从内心里众人还是对这些威力巨大的重兵器感到有种发自内心的恐惧之处。

忽地,扶苏来到了存放成品重兵器的地方,不禁又愣了一愣,问道:“工师,为何这矛、铍、戟三样兵器的长度完全不一样呢?”

詟回道:“矛长二丈七尺(约合六米三!!),是步兵军阵的除**兵外的最突前兵种,他们的兵器要直接对准敌军,所以按照一寸长、一寸强的经验,将矛制成这般长度。通过秦军试用经验得出,三丈长的兵器是一般兵士所能使用的极限长度,所以为了灵活起见,才减成了二丈七尺。铍长一

【当前章节不完整】

【退出畅读后阅读完整章节!】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 章节错误! ]      [ 停更举报 ]
猜你喜欢
小说推荐
所有小说均由网友上传,不以盈利为目的
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